您好,邳州市文化馆欢迎您!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邳州文化馆 --
 
邳州新旧陶沟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8/15  新闻类别:资料库 点击次数:403

  在大运河流域邳州段的邢楼镇与山东省交界处,有一条流经苏鲁两省四个县区的边界性行洪河流---陶沟河。陶沟河滩浅、水清、鱼肥、草丰,湿地景观壮美。然而在陶沟河上建造新旧陶沟桥的凄美故事,更给这条古老河流增添了扑朔迷离的传奇色彩。

  河水悠悠,岁月沧桑。古老的陶沟河上,曾经建造过三座桥。最古老的一座桥是200多年前邳州岔河籍盐商谭成洛带领众族人斥资兴修的石拱桥(已被邳州市人民政府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名单)。第二座桥便是1989年竣工的由苏鲁两省共同出资140万元,由邳州市政府承建的主跨280米的8孔钢架混凝土拱桥,2008年因基础下沉、拱肋断裂、桥面板破碎被拆除重建。第三座桥就是在第二座大桥原址建造、今年元月通车的由苏鲁两省出资1100万元,我市承建的主跨304.56米的钢架拱桥。

  政府出资修桥、构建苏鲁两省交通大动脉,似乎顺理成章。然而,早在200多年前岔河籍谭氏商人,为什么会自掏腰包并率领本族众人修建陶沟桥?而回族老人马福同为什么又不断上书直至引起中央领导人批示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两座新旧陶沟桥的故事。

  据成书于清咸丰年间的《邳州志》和民国时期的《邳志补》记载:“陶沟桥长二百余丈,宽二丈,为邳境桥之冠……谭成洛建,光绪中谭秀冬重修。训导薛廷栋为记”。

  上世纪60年代初,当地群众在陶沟河河底发现了一块记载修建石桥的石碑,残缺不全的部分碑文是:嘉庆初年,邳县人士谭成洛因见两岸来往行人不便,深感“非建桥梁不足以便行人”,于是解囊“捐资万余串”着手造石桥,谁知经营数月工程未峻便病故。两个儿子“继父志而告成焉”。“后经风雨剥蚀,车马践踏”,其孙谭秀东“念祖父缔造之艰,思行旅跋涉之苦,仍复自捐资千余串,重加修葺,越两月而工藏”。

  据《谭氏宗族谱》记载,谭成洛,生于清康熙元年(1736年),卒于嘉庆14年(1809年),字营,祖籍江苏邳州(现为岔河镇谭墩村)。少年读私塾,15岁起,跟随其父谭容禄经营盐业生意。父子二人起早贪黑,赶着两头毛驴从东海驮来食盐,到山东台儿庄、滕州、峄城、薛城等地零卖,挣点辛苦钱聊以度日。

  当时,陶沟河上并没有桥,只有一个摆渡船只接送过往行人车辆。谭成洛父子为了节省两三文小钱的渡河开销,每次过河都是赤脚趟水,夏天常常遭受蚂蝗、水蛇叮咬,冬天则吃尽了寒冷冰冻之苦。年轻气盛的谭成洛就跟父亲许下诺言:“俺跟您老好好干,等俺有了钱,一定在河上建座桥!”其父谭容禄叮嘱他做生意不要把钱看得太重,既要和气生财,更要多做修桥补路的善举义事。

  随后一次的过河遭遇,更加坚定了谭成洛斥资修桥的决心。

  那年夏天,苏北鲁南连降暴雨,洪水下泄,陶沟河河水暴涨。当谭成洛父子冒雨赶到渡口时,已是深夜了。为了尽早赶路,谭成洛父子敲响了摆渡艄公的门。艄公本来就看不起宁愿涉冰趟水也从不花钱坐船的谭氏父子,又见夜深雨大、水流湍急,愣是不肯打破“雨夜不摆渡”的行规。谭氏父子再三央求,艄公气愤地甩出一句话:“想过河就拿一锭元宝来。”满打满算一年都挣不下百十吊钱的小本生意人,倾家当产也拿不出一锭元宝呀。谭成洛父子硬是在河边雨地里苦守了大半夜。

  从此,谭成洛便早出晚归,苦心经营,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积攒着建桥的本钱。

  到了不惑之年的谭成洛已积攒下一万多串铜钱了。他一不建房盖屋,二不买置田产,三不雇用丫鬟使女,一边带着两个儿子继续奔波在鲁苏两省做着老本行生意,一边在苍山县北部山区雇工开山采石,着手建造石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建桥施工数月后,谭成洛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谭成洛的两个儿子,继承父亲遗愿,主动承担重任,召集附近上百名石匠动工建桥。

  谭成洛父子的壮举,深深感染了邳州谭氏家族宗亲,众族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家家响应,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形成了邳州谭氏家族齐心建造陶沟桥的壮观场面。

  历经一年半时间,陶沟桥石拱桥顺利建成。直到清光绪年间,谭成洛的孙子谭秀东又斥资铜钱千余串,用两个月时间,将毁坏的石桥重修一新。

  谭洛成斥资建造涛沟桥的壮举,经邳州知州、徐州府道层层上报,受到嘉庆皇帝的恩赐和嘉封,御赐骑尉、监生和捐职千总户职务。当地乡绅自发捐资竖起“功德碑”以示纪念(石碑在河底被发现后,由台儿庄区邳庄镇涛沟桥村保存多年,近期已遗失)。

  据《台儿庄区志》及“功德碑”碑文记载,谭成洛率众族人斥资建造的陶沟桥,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古代石拱桥。石拱桥全长177米,桥面宽4—5米,26个拱形桥孔,22个桥墩,5个桥台。拱形桥孔全为厚0.35米的拱形石块构成。居河槽中泓的拱形桥孔6个,每孔宽4米,高5米,桥孔中央有两头相距6.6米远的石雕水兽,兽头伸向上游,兽尾伸向下游,首尾各伸出桥面0.6米。河槽中泓两侧各有拱形桥孔10个,每孔宽1.3米,孔高3米,桥墩宽0.7米。整个桥面平铺厚0.35米、宽0.5米、长2米的青石板。石板做工精细,摆放讲究,整个桥面石板横成线、纵成行、纵横相间对缝整齐合理。

  一桥飞架,两岸变通途。谭成洛及谭氏族人的建桥壮举,彻底结束了涛沟河两岸人们千百年来摆渡涉水的历史,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经过200多年的沧桑巨变和日月侵蚀,陶沟桥石拱桥始终车马穿梭,人流如织。直到1938年台儿庄大战爆发,国民政府军队为阻止日军装甲车辆东突南下,忍痛将陶沟桥炸成三段。此后,当地群众用土把毁坏的桥体、桥孔填平,残缺不全的陶沟桥石拱桥又继续承担起未尽的使命。

  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床被淤泥越垫越高,两岸的百姓只能蹚水过河,且时常有人被河水中的坚石扎破脚,1986年,在桥头还发生一起车翻人亡的事故,人们期盼在陶沟河上出现一座新桥。曾担任过公社文书的回族老人马福同家就住在邢楼乡史庄村,他深感建桥之必要,可是又无力像谭成洛一样“捐资万余串铜钱”,于是,就利用手中的笔,从1979年9月开始,先后给中央、江苏省、山东省、徐州市、枣庄市、邳县、台儿庄区以及各级新闻媒体写信40余封,反映情况,呼吁解决在陶沟河上架设新桥,马福同老人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这些信件大多经过领导同志阅示后批复下来,1985年,邳县交通局对建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上报江苏省和山东省交通厅,两省经过磋商,最后确定,补助性投资140万元,两省各负责一半,设计、施工全部委托邳县承担,挖河的土方由邢楼乡负责。1987年9月开始动工,1988年9月竣工,一座长280米,宽9米的八孔钢架拱桥建成了。马福同老人的心愿、也是沿河两岸人民的心愿实现了。走在这宽直的大桥上,俯视旁边那座即将淹没的青石板桥,不仅令人感慨万千,若是谭氏老人九泉有知,定会颔首而笑;若今日桥头再树新碑,马福同老人的功绩也应该是否浓书一笔呢?

  如今,在邳州通往台儿庄的台邢(楼)公路途径陶沟河时,行人车辆走的是今年元月竣工的第三座大桥了,在距新大桥向北40多米的地方,仍然清晰可见谭氏族人出资修建的5个完好无损的石拱桥孔和部分青石板桥面。两座桥建造时间相距200多年,建造工艺也是“一新一古”,却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相偎相存,成为沟通鲁苏两省人们心相近、情相依的纽带,更是促进两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连心桥”、“致富桥”。

  谭运海、谭运恒、孙常胜。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

邳州文化馆关键字: 邳州文化馆 - 邳州文化 - 邳州艺术 - 邳州文化馆
Copyright © 2014-2015 邳州文化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邳州文化馆
你是第2823365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