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邳州市文化馆欢迎您!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邳州文化馆 --
 
徐州象山周氏宗谱中所保存先秦史料考释

发布时间:2019/8/15  新闻类别:资料库 点击次数:2345

  周奎生

  徐州象山周氏,号为“礼乐堂”,是周公次子伯羽的后人。现在笔者能看到的最早的象山周氏宗谱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周公八十四代孙周脉岐和八十五代孙周长桢主持续修的。此谱分别由徐州知府桂中行、铜山知县陶在铭、世袭衍圣公孔令贻(孔子七十六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周庆瀛(周公长子伯禽的后人,周公八十三代孙,时为周氏宗子)等人作序,排版规整,印刷清晰,保存完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谱牒资料。

  据此谱记载,周公旦辅佐武王伐纣之后,被封到鲁。他本人留在朝廷担任冢宰,继续辅佐王室,食邑在岐周。其长子伯禽到封国就任,为宗子。其次子伯羽后来世袭了周公的爵位,为世子。伯羽在成王时,被赐族氏,“以爵为氏曰:‘周氏’”,成为这一支姬姓周氏的始祖。

  周公的爵位和冢宰官位一直世袭了十二代,周简王六年,其十二代孙周公楚因与朝臣争政,负气出走到晋国,后来死在那里,成为末代周公。以后因周王室日趋没落,变乱不断,这一支周氏一直未能袭爵,逐渐沦为平民百姓。至北宋末年,五十九代孙周睿为躲避战乱,离开东京汴梁,携带家谱逃到汶阳。至元朝时,六十九代孙周来口到徐州担任副将军,卜居象山(今属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成为象山周氏的始祖。周来口兄弟三人,其长兄周谓口亦来徐,卜居邳州麻浅(也称马浅,今属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后迁居耙头山(被称为“苏北的阿凡提”的周七猴子,原名周敬年,即是周谓口的十一世孙)。次兄周爱口迁居北京后宰门外。

  象山周氏自元朝以来,发展繁衍迅速,主要分布在徐州及山东临近地区,现有人口近百万,成为一方望族。

  象山周氏宗谱,传承有序,支脉清楚,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家族史。尤其可贵的是,其先祖十二代人相继为周王室冢宰(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主要掌管王室财务及宫内事务),参与和见证了许多朝政大事。谱中保存了一些先秦史料,可与《左传》、《国语》、《史记》及《诗经》等典籍互相印证,起到补充正史,钩沉拾遗的作用。

  当然,由于年代久远、人为避讳等原因,传承讹误在所难免,笔者不辞浅陋,对照相关史料,就谱中先秦有关记载考释如下:

  一、周公八子及其分封

  谱中记载:周公姬旦“子八:元子伯禽就封于鲁,次世子伯羽袭公爵,次伯翀封凡,次伯龄封蒋,次伯䍾封邢,次伯翂封茅,次伯翄封胙,次伯翔封祭。”

  先秦典籍中关于周公的记载甚多,特别是《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述甚详,但对其长子之外的其他子嗣的分封却没有涉及,上述记载补充了这项内容。谱中记载是否真实呢?笔者手头有一份丰县蒋氏族谱的资料,蒋氏得姓由来正好可以部分佐证周公子嗣及其受封情况的真实性。

  据《古丰蒋氏族谱》(1962年重修本)载,丰县蒋氏是周公的后裔,周公四子伯龄是其始祖。伯龄被封于蒋国(古弋阳期思里,今河南省固始县东蒋乡一带),其子孙遂以国为姓。东汉中兴时,伯龄第四十七代孙蒋横为大将军,被封为逡巡侯。蒋横遭司吏羌路诬陷,含冤自杀,葬丰县之南龙岗汝水口(后改名瓦子口,今属萧县)。为防抄家灭族之灾,蒋横的9个儿子中有8人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惟有第七子蒋稔留下守墓。现蒋稔的后人多散居于萧县、丰县一带。复旦大学已故中文系教授、陈寅恪先生临终托付之人、《楚辞》研究大家、丰县宋楼镇蒋寨门村人蒋天枢先生(1903—1988)就是其后人。

  查阅其他族谱资料,亦能证实:三子伯翀,被封于凡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凡姓始祖。五子伯䍾,被封于邢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邢姓始祖。六子伯翂,被封于茅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茅姓始祖。七子伯翄,被封于胙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胙姓始祖。八子伯翔,被封于祭国,其后代以国为姓,是祭姓始祖。

  二、周召共和

  谱中记载:“六代,鼻,袭爵,为厉王冢宰。厉王出居于彘,鼻与召虎共理国政,号曰‘共和’。后辅佐太子靖,复有成康之风。薨,谥曰:‘惠’。子二:长方叔,次夷叔。”

  这是一段关于国人暴动和周召共和的内容,《史记•周本纪》对此记述颇为详细:周厉王好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召公先后进谏,厉王不听,结果:“三年,乃相与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仇而怼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仇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国语• 周语上》亦有“邵公谏厉王止谤”、“芮良夫论专利”、“邵公以子代死”的记载。

  上述史籍的记载虽然详细,却忽略了在危难之际舍子救太子、匡扶周室的召公和周公的名字,后人往往只知道是召公奭与周公旦的后代,印象比较模糊。有如此大功之人却不知道其名字,实在是个缺憾。象山周氏宗谱中的这段记载恰好作了补充:周召共和时的周公名鼻,是周公旦的六代孙,召公名虎。

  也有的周氏族谱记载:“六世,升。升袭公爵,为厉王冢宰。出居于鼻,与召公虎共理周政,号曰‘共和’。后佐太子靖复有成康风。薨,谥曰:‘惠’。子二,长子方叔,次子夷叔。”

  由此可以推断,周召共和时的周公原名升,后来由于曾出居于鼻,鼻也就成了他的代称。

  三、方叔南征

  谱中记载“七代,方叔,袭爵,为宣王冢宰。宣王时,蛮荆背叛,方叔承王命南征,军行菜芑而食,故《诗》有《菜芑》之篇。薨,谥曰:‘武’,无子。弟夷叔嗣爵,为幽王冢宰。薨,谥曰:‘昭’。子二:长奂,次咺。”

  这一段是说,周公鼻去世后,其长子方叔世袭爵位,担任周宣王时的冢宰。方叔有军功,曾经奉宣王之命南征蛮荆,《诗经•小雅》中的诗篇《菜芑》就是描写此次远征的。

  《菜芑》的原文是: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朱熹注云:“宣王之时,蛮荆背叛,王命方叔南征,军行采芑而食,故赋其事以起兴曰‘薄言采芑,则于彼新田,于此菑亩矣。方叔涖止,则其车三千,师干之试矣。又遂言其车马之美,以见军容之盛也。”

  “芑”是一种苦菜,朱熹注云:“芑,苦菜也,青白色,摘其叶,有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为茹,即今苦荬菜,宜马食。军行采之,人马皆可食也。”

  由这篇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推断,周公方叔在率军南征的行程中,边行军,边操练,军容整齐,威武雄壮,纪律严明,不去扰民,菜芑而食,因而获得了百姓士民的拥戴和赞美。周公方叔是这篇诗歌的主要人物,也是被赞美的对象,而他是何许人也?朱熹只是简略注云:“方叔,宣王卿士,受命为将者也”,虽然不错,但有些含糊。象山周氏宗谱中的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方叔,是周公旦的七代孙,世袭周公的爵位,为周朝冢宰,此次担任南征蛮荆的军队主帅。

  而《采芑》诗篇中的一些内容对谱中的内容也有补充,达到互相佐证的作用。诗中说“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意思是:高贵英伟的方叔,曾征玁狁于北边,也能以威服荆蛮。说明周公方叔很有军事才能,战功赫赫,在讨伐蛮荆之前,还曾经征讨过北方的玁狁。其谥号为“武”也是实至名归的。如此以来,在典籍与谱牒的互相补证中,诗中主人公方叔的形象就更加清晰和丰满了。

  四、平王东迁

  谱中记载:“八代,奂,袭爵,为平王冢宰。薨,谥曰:‘定’,无子。弟咺嗣爵,从平王东迁,食邑成周,扶风雍县东北有周城是也。平王命咺曰:‘昔叔父周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冢宰,以表岐周。王室之不坏,系叔父是赖。今命汝咺兹率叔氏之典,缵乃祖考,无忝乃旧。敬之哉,无废朕命。’平王四十九年,为王归鲁惠公仲子之赗。薨,谥曰:‘宣’。子二:长黑肩,次黑背。”

  平王东迁是周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一件历史大事。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有什么言论和作为吗?《史记•周本纪》对平王的记载却只有寥寥数语:“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象山周氏宗谱中记载的这段关于平王对周公咺勉励的话,是对平王执政史实的一个很好补充,从中也可以体味到君臣反思往昔,加强团结,共度时艰的良苦用心。

  谱中还记载,平王四十九年,鲁惠公卒,他的二儿子向周天子报丧,周平王派遣周公咺到鲁国吊唁并馈赠财物以表达哀悼。“归”通“馈”,“赗”是送财物给死者家属。此事见于《左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这是周王室下交诸侯的开始。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四十六年,惠公卒,长庶子息摄当国,行君事,是为隐公。初,惠公适夫人无子,公贱妾声子生子息。息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生子允。登宋女为夫人,以允为太子。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由此可知,向周天子报丧的鲁惠公仲子即是子允,是鲁国的太子,当时很年少,由他庶出的哥哥子息摄政。

  五、桓王伐郑与黑肩被杀

  谱中记载:“九代,黑肩,袭爵,相桓王。桓王三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王不礼焉。周公黑肩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况不礼焉?郑不来矣。’十三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为鱼丽之阵,战于繻葛。庄王三年,薨,谥曰:‘桓’,无子。弟黑背嗣爵,子二:忌父、孔。”

  这里涉及周桓王伐郑这件史事,此事见于《左传·隐公七年、桓公五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况不礼焉?郑不来矣’”。“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史记•周本纪》记载:“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五年,郑怨,与鲁易许田。许田,天子之用事太山田也……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去归。”《史记• 郑世家》记载:“郑侵周地,取禾……二十七年,始朝周桓王。桓王怒其取禾,弗礼也。二十九年,庄公怒周弗礼,与鲁易祊、许田……,三十七年,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蔡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蔡仲问王疾。”《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隐公五年,观渔于棠。八年,与郑易天子之太山之邑祊及许田,君子讥之。”

  通过互相对照补充,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更加清楚了。起因是郑武公、郑庄公做周平王卿士时,平王对他们的礼节不如虢公,郑庄公怨恨周王。后来郑国趁平王驾崩之际,侵夺周王的土地,抢割那里的庄稼。周桓王三年,郑庄公才来朝拜,桓王很不高兴,就没按应有礼节接待郑庄公,怨恨由此结下。周公黑肩曾劝说桓王对郑以礼相待,桓王不听。桓王五年,郑庄公从鲁国换取了周天子祭祀泰山用的许田,怨恨愈来愈深。十三年,桓王下令罢免郑庄公,亲自率领诸侯伐郑。桓王亲率中军,虢公林父率右军,蔡国、卫国的兵由其统领。周公黑肩率左军,陈国的兵由其统领。郑庄公组织迎战,战役在繻葛打响,结果郑国军队把桓王打得大败。郑庄公的部将祝聸(聃)用弓箭射中了桓王的手臂,并请求乘胜追击,郑庄公制止了他,说:‘冒犯长官都已是不应该的了,何况竟敢欺凌天子?’于是停战。当夜委派亲信祭仲前去慰问桓王伤势。

  谱中还记载郑庄公迎战周桓王使用的是“鱼丽之阵”,鱼丽阵是古代将步卒队形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左传·桓公五年》载:郑国以“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杜预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阵法。”也就是说,郑国的军队一军五偏,一偏五队,一队五车,以偏师居前,让伍队在后跟随,弥补空隙。鱼丽阵的特点是: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攻击力高,防御偏弱。

  参与此役的周公黑肩的结局,《左传·桓公十八年》载:“周公欲弑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与王杀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初,子仪有宠于桓王,桓王属诸周公。辛伯谏曰:‘竝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文中的王子克又名子仪。

  《史记•周本纪》亦有记载:“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庄王四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王杀周公。王子克奔燕。”

  这与象山周氏宗谱中的记载:“庄王三年,薨,谥曰:‘桓’,无子”不同。是家谱中有意避讳黑肩作乱被杀这段历史。这里应当以《左传》、《史记》的记载为准。

  六、诸侯会盟与襄王适郑

  谱中记载:“十代,忌父,袭爵,相釐王。王四年,蔿国作乱,忌父奔虢。王复以孔袭爵,为冢宰。惠王二十二年秋,诸侯盟于首止,孔为王使,召郑伯。襄王元年夏,孔为王会诸侯于葵丘。齐侯盟诸侯于葵丘,宰孔先归,遇晋侯,晋侯亦还。薨,谥曰:‘敬’。初,忌父避蔿国之乱奔虢,惠王立而复之,复袭爵。襄王二年夏,忌父、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十六年,颓叔、桃子奉太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王出适郑,处于汜。周公忌父与原伯、毛伯、富辰皆见获焉。薨,谥曰:‘恭’。子二:长阅,次阀。”

  上述记载涉及到春秋初期的两大历史事件,一是诸侯会盟,二是襄王适郑,预示着王室日渐衰微,公室日渐强大的历史发展趋势。这次诸侯首止会盟是由齐桓公召集的,周公孔作为周惠王的特使参加了这次会盟,并专门去劝服郑文公来参加会盟,但是郑文公因没朝拜齐国,心存疑惧,逃走了。此事见于《左传·僖公五年》:“王使周公招郑伯曰:‘吾抚汝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郑伯喜于王命,而惧其不朝于齐也,故逃归不盟。孔叔止之曰:‘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失亲,患必至。病而乞盟,所丧多矣,君必毁之。’弗听,逃其师而归。”孔叔就是周公孔。

  由齐桓公召集的两次葵丘之盟,周公孔都作为周襄王的代表参加了。谱中只记载了第二次,且语焉不详,对照史书就一目了然了。

  此事见于《左传·僖公九年》。《史记•周本纪》亦记载:“釐王三年,齐桓公始霸。”《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七年诸侯会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孔会。诸侯颇有叛者。晋侯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骄矣,弟无行’从之。”《史记•晋世家》也记载:“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晋献公病,行后,为至,逢周之宰孔。宰孔曰:‘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君弟毋会,毋如晋何?’献公亦病,复还归。”

  宰孔就是周公孔,他是周公旦的十代孙,是周公忌父的弟弟,时任周王室的冢宰之职。周公孔第二次代表襄王参加葵丘之盟时,发现齐桓公态度已经很傲慢了,许多诸侯也都不听他的了。周公孔就提前离去,路上正好遇到因病晚来的晋献公,就对他说:“齐侯很傲慢,兄弟你就不要去参加会盟了”,晋献公还在病着,就听从了周公孔的话,回国去了。

  谱中还记载了忌父和孔兄弟两人都世袭了周公的爵位,忌父还参与了拥立晋君的事情,此事见于《左传·僖公十年》。《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是岁,晋献公卒,里克杀奚齐、卓子,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为晋君。桓公于是讨晋乱,至高梁,使隰朋立晋君,还。” 《史记•晋世家》记载:“秦穆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齐桓公闻晋内乱,亦率诸侯如晋。秦兵与夷吾亦至晋,齐乃使隰朋会秦俱入夷吾,立为晋君,是为惠公。齐桓公至晋高梁而还归。惠公夷吾元年……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

  相互对照之下,我们就能知道:秦穆公和齐桓公立晋惠公时,周襄王委派周公忌父和王子党共同主持了这件事。后来又一次委派周公忌父会合齐国、秦国的大夫以诸侯之礼拜访晋惠公。

  关于周襄王逃到郑国避难的事件,亦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国语• 周语中》有“富辰谏襄王”的记载。《史记•周本纪》记载:“十六年,王绌翟后,翟人来诛,杀谭伯。富辰曰:‘吾数谏不从,如是不出,王以我为怼乎?’乃以其属死之。初,惠后欲立王子带,故以党开翟人,翟人遂入周。襄王出奔郑,郑居王于汜。子带立为王,取襄王所绌翟后与居温。十七年,襄王告急于晋,晋文公讷王而诛叔带。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以河内地与晋。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

  谱中记载的“狄师”就是《史记》中的“翟人”,“翟”通“狄”,在这次变乱中,颓叔、桃子与太叔(即王子带,食邑在甘,亦称甘昭公)互相勾结,引狄师攻周。他们的亲信,里应外合,致使周师大败,周襄王出逃到郑国,大臣周公忌父与原伯、毛伯、富辰都被俘了。

  关于富辰的结局,《史记》与《国语》相同:“乃与其属死之”,即与部属一起战死了。家谱记载与《左传》相同:“皆见获焉”,即被俘了。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史记》采信了《国语》,家谱依据了《左传》。

  七、赵宣子平王室

  谱中记载:“十一代,阅,袭爵,为襄王、顷王、匡王冢宰。襄王二十二年,阅为王聘于鲁。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曰:‘国君文足以昭也,武足以畏也,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顷王崩,匡王立,阅与王孙争政,将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阅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薨,谥曰:‘献’。子二:长楚,次范。”

  这一段记载主要讲述了周公阅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他代表周襄王访问鲁国时,辞谢鲁僖公高规格的招待(席上有白色与黑色的昌歜,有虎形的盐巴),显示出谦虚谨慎、行止有度的君子之风。“聘”是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此事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阅来聘。飨有昌歜,白、黑,形盐。辞曰:‘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吾何以堪之?”晋·杜预注:“昌歜,昌蒲菹。白熬稻,黑熬黍。”

  昌歜是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菖”。传说周文王嗜昌歜,孔子慕文王而食之以取味。指前贤所嗜之物,古时以飨他国之来使,以示优礼。

  第二件事是,周匡王时,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左传·文公十四年》载:“周公将与王孙苏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启,讼周公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为解决周王室内部纷争,周公阅就想到晋国去诉讼,当时在晋国实际主政的是赵盾,即赵宣子,他在诸侯中很有威望。周匡王背着王孙苏派尹氏和聃启到晋国与周公阅诉讼,结果赵宣子支持了周公阅,平息了王室的纷争,恢复了周公阅的权位。

  八、周㷏辞爵

  谱中记载:“十二代,楚,袭爵,相简王。王六年,楚恶惠、襄之族偪,且与伯舆争政,不胜,怒而出,及阳樊。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三日,复奔晋。薨,谥曰:‘声’。子二:长㷏,次煦。十三代,㷏,居晋,晋侯周为请于王而复之。王复命袭爵,㷏固辞。子三:长何,次赐,次过。”

  《左传·成公十一年》载:“周公楚恶惠、襄之偪也,且与伯舆争政,不胜,怒而出,及阳樊。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三日,复出奔晋。”

  通过上述记载我们得知,周公楚厌恶王族的威逼,又与朝臣伯舆争政,在争斗中失败了,负气出走到阳樊。周简王派大臣刘子把他请回来,并且盟誓,以示信任。但是周公楚还是信不过,三天后又逃到晋国去了,直至死在晋国,成了末代周公。后来周王又在晋侯的请求下,让他的长子㷏袭爵,㷏坚决推辞了。自周公旦至周公楚,十二代人一直担任了大约469(约自前1049至前580年)年的周王室的冢宰。

  九、王子朝之乱

  谱中记载:“十四代,何,时敬王居于狄泉,谓之东王。尹氏立王子朝入于王城,谓之西王。后敬王入于成周,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何遭王子朝之乱,未袭爵。卒,子二:长敖,次敫。”

  上述记载涉及春秋末年的王子朝之乱,主要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史记•周本纪》亦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景王十八年,后太子圣而早卒。二十年,景王爱子朝,欲立之,会崩,子匄之党与争立,国人立长子猛为王,子朝攻杀猛。猛为悼王。晋人攻子朝而立匄,是为敬王。敬王元年,晋人入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十六年,子朝之徒复作乱,敬王奔于晋。十七年,晋定公遂入敬王于周。”

  周敬王十五年春,周人趁楚国被吴国攻破之机,才把逃到楚国的王子朝杀掉。但是其党徒儋翩又联合郑国反叛作乱,最后单武公伐谷城、简城,刘桓公伐粟、盂等地,肃清叛党,才算使王室安定下来。这次变乱自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一直延续到周敬王十八年(前502年),将近20年,使本来就很衰微的周王室元气大伤,真是雪上加霜。因此,周公旦的十四代孙周何再没有机会袭爵了。

  象山周氏宗谱中保存的先秦史料事关周王室,文字表述不少与《左传》接近或相同,可以断定在修撰时主要依据了《左传》,又辅以许多家族的记忆,与正史具有很强的互补互证作用。

  从古以来,在历代有识之士的努力下,中华史志编撰体系不断得以完善。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有谱牒,由巨至细,互相关联佐证,相辅相成。通过这个体系,大到改朝换代,小到人口迁徙,上至天子王侯,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每一个降生世间的人都能被记载下来,几乎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宿,这应该是对人类文明的最好的尊重。特别是家族谱牒,对族群的血缘传承记载十分详细,这在人类文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意义尤为重大。

  可惜的是,十年动乱中家族谱牒几乎被销毁殆尽,家族文化的传承变得支离破碎。中华文明一向讲求家国同构,家与国互相依存,我们现在提倡记住乡愁、怀念乡贤、传承家训,目的就是求本溯源,修补断绪,贯通血脉,巩固中华文明根基。从这层意义上看,能够保存至今的光绪版象山周氏宗谱不仅保存了一个家族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十分珍贵而且完整的具体见证之一。

  注: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于李建华先生提供的光绪版象山周氏宗谱和周美玲女士提供的1998年版象山周氏宗谱。参阅了朱浩熙先生著《蒋天枢传》,特在此鸣谢!

  (作者简介:周奎生,男,1968年9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文学硕士,现任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发表评论】【打印新闻】【关闭窗口  
最新

邳州文化馆关键字: 邳州文化馆 - 邳州文化 - 邳州艺术 - 邳州文化馆
Copyright © 2014-2015 邳州文化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邳州文化馆
你是第2823137位访客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